精卫小说

精卫小说>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 > 第38章 勾命生死薄(第1页)

第38章 勾命生死薄(第1页)

朱标的谕旨下达,引得户部上上下下怨声载道。

侍郎以下的官员都找到夏元吉诉苦:

"原尚书,洪武二十五年刚刚编造完黄册,现在才过去六年,又重新编造,这还让人活吗?不是说好的十年一造吗?"

夏元吉一向是不好惹的,当即回怼过去:

"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,你们有胆量找陛下抱怨去,跟我说一丁点用处也没有。"

每次编造黄册,国子监的监生都是主力,他们有五千人之多,被分派到全国各省监督核查。

他们不是官,不是吏,长达一两年的外放没有任何报酬,仅仅发放口粮。

朱标的谕旨下达之后,国子监里哀鸿遍野,纷纷去找国子监祭酒告假。

告假的理由出奇地一致——病了。

祭酒训斥道:"病了就能告假吗?休想!除非病死了,否则一律不许告假。"

一个王朝,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土地和人口,清查土地和人口是每一个王朝的头等大事,因为那就是赋税征收、徭役摊派的依据。

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和户籍制度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。

到了汉朝时期,人口普查已经成为一项完整的制度。

隋朝建立后,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,采用"大索样貌"的做法,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。

到了唐代,"手实"是制定户籍的主要依据。

明朝采用的是"黄册制度",相比前朝,黄册制度更详实更严谨。

一个小黄册,却掌握数以亿计生民的命脉,这是大明王朝一直在做,却一直突破不了的卡脖子技术。

黄册制度的失败,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失败,而且是明朝的失败。

徐达攻破元大都,第一件事就是封锁元朝户部衙门,将天下户籍册封存在数百个大木箱中,派重兵送往南京。

朱元璋如获至宝,亲自监督拆箱,并将户籍册放在祖宗的牌位四周,高高供起。

然后花了十多年的谋划,于洪武十四年,朱元璋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——大造黄册。

这个大造黄册,就是全国的人囗普查和土地清查。

每一百一十户一个总册。

配合里甲制度,记载人口数和固定财产,把民众分为军、民、匠三等,按记载的内容安排赋税征收,徭役征发。

册子的封面为黄色,一式四份。户主一份,县里一份,府里一份,南京一份。

为了保险起见,南京的那一份就存放在玄武湖湖心的岛上,并且派重兵把守。

对于黄册,朱元璋可真是太上心了。

每次大造黄册,他都亲自主持。

尺寸多大,纸张选用何种材料,字体多大,全都做了严格规定,训令后世,每十年大造一次,更新内容。

他的后辈很听话,基本都遵守了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绝世游龙医王  末日丧尸,腐烂国度  身为五条未婚妻的你[咒术回战]  杀敌变强,开局杀关羽,抢杜夫人  离婚而已,林小姐追求者已经排到法国  穿越逃荒,特工农女一炸一个爽  最强赶海王  重生后我不做接盘侠,全家都傻眼了  超凡幕后:我只扔下五粒仙丹  人在DXD:我冥王吊打一切  开局59年,人在南锣鼓巷  惊!捡来的傻子居然是京圈大佬  前任室友总爱黏着我  重生八零,嫁给全军第一糙汉  我才不是你粉丝呢  霸道病娇,合同到期倒追我  仙侠:修真年华  娃娃亲不好断,邻家哥哥来逼婚  九零香江:睁眼穿成被绑豪门大嫂  我修灵冥,斩冥鬼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